区海洋局念好“四字诀”练就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真功夫” |
区海洋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市普查办及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底数清、风险明”的目标,积极履行滨海新区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牵头职责,结合新区海域实际周密部署推进,建立完善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圆满完成了普查试点任务,试点工作亮点突出,整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念好“早”字诀,打好普查推进的“主动仗”
区海洋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立足于“早”,主动作为,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海洋灾害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搭建“1+5+12”工作格局,负责海洋灾害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局<天津市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内容,组织普查培训12次,开展普查宣传8次。建立了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协调机制、海洋灾害普查工作月报制和技术部门例会制,定期跟踪调度工作进展,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沟通解决,共召开例会34次,编制并提交月报27份,以保障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念好“引”字诀,下好普查试点的“先手棋”
区海洋局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思路,立足于“引”,多次就普查方式、数据汇交、审核验收等工作主动对接市普查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等部门,探讨推进普查试点工作流程的有效方法。在区普查办的指导下,整合多部门普查项目,一并实施、统筹推进,在全国海洋灾害普查试点任务中完成进度率先达到100%,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和北海局的充分肯定。在普查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局注重发挥技术部门优势,应用航测遥感、无人机等新方法、新技术,提高调查精度和效率;梳理已有成果、基础数据与图件,有效避免已有数据重复采集,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将历史灾情、当前灾害防治态势和未来防御重点三者相结合,提升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形成了“五个一”的试点经验成果,即:一套普查工作机制、一套行业普查工作手册、一本普查常见问题与解答手册、一套普查工作图册、一套普查情况汇编。
三、念好“实”字诀,当好普查落实的“推进器”
区海洋局组织骨干力量全力投入普查工作,立足于“实”,以“实干”摸“实情”,为准确绘制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定图,我局先后赴数十家单位完成沿海区域信息、历史受灾情况、国家级海洋公园分布区及海水养殖区情况的获取工作。实地踏勘工作组历时25天,走访了滨海新区共23处地点,出动人次78人,拍摄照片500余张,获取了滨海新区百年一遇台风风暴潮情况下易上水区域的一手资料,完成了滨海新区首个重点防御区划定图。摸索建立海洋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全面调查风暴潮、海啸灾害致灾孕灾情况,进一步掌握各类海洋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面向新区防灾减灾需求,组织开展风暴潮、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构建评估模型,综合评估风险,绘制危险性等级图,形成了新区风暴潮、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集及报告。此次普查任务,共绘制各类图像59幅,填写各类调查表、潮位表110余份,形成各类工作报告、技术报告6份,对新区海洋灾害防御能力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四、念好“严”字诀,把好普查数据的“质量关”
区海洋局把数据质量作为第一位的要求,立足于“严”,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数据质量管控机制。一是抓内部管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对项目从设计到报告编写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做好事先指导、中间检查和成果验收等环节工作,定期组织检查工作进度和质量情况。二是抓人员专业。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工作,现场调查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均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背景或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三是抓设备精准。所有观测仪器、分析仪器均经过质量检查,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校准,简单设备按相关规定进行自检。四是抓数据核查。所有数据分析结果及汇交结果,均经过初审,复审,众审三级审核把关。五是抓资料存档。外业调查过程中,收集各类佐证材料,对电子表格实行备份,防止数据的遗失和泄漏。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
联系方式:022-66897275